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考察组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考察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

时间:   来源: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

2025年8月28日,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现场考察会议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召开。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会长兼考察组组长罗良平、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席周增桓、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海燕、业务部部长邬冰彬,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卫洪波、大外科副主任方佳峰(筹备组组长)、筹备组秘书周大贵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uploads/image/2025/09/11/097821_微信图片_2025-09-10_154005_009(1).jp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卫洪波在致辞时首先对协会考察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卫主任表示,胃肠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的主要分支,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在国内外有广泛学术影响的临床科室,是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微创解剖学组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胃肠专委会主委单位、教育部外科学博士生培养点、卫计委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及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基地。


胃肠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腹腔镜胃癌和结直肠癌手术的中心之一,我科在2005年成功开展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随后又开展了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whipple等高难度术式。经过10余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腔镜微创手术为核心的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已完成3000余例腹腔镜胃和结直肠肿瘤手术,长期生存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国内腹腔镜胃肠肿瘤治疗领域具有相当高知名度。


筹备组组长方佳峰是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博士后,UCLA大学访问学者;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的微创治疗,对腹外疝、肛肠疾病等良性疾病,及各类急腹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等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胃肠外科各种微创手术,包括单孔腹腔镜手术,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NOSES等均熟练掌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9项,参编学术著作3部,在Nat Commun、Ann Surg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以第2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医院对胃肠外科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将大力支持胃肠外科专委会的筹建工作。


/uploads/image/2025/09/11/683332_微信图片_2025-09-10_154009_933(1).jpg


筹备组组长方佳峰从胃肠外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论证了成立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拟牵头发起单位实施能力、牵头人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专委会的组织架构,具体阐述了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设想。


/uploads/image/2025/09/11/187382_微信图片_2025-09-10_154013_631(1).jpg


李海燕秘书长表示,胃肠外科隶属普通外科,是历史最悠久,最基本,也是我国最大的外科专业。国内各层级医院几乎均设置胃肠外科,胃肠外科医疗质量在我省发展不平衡,胃肠外科学科对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内容需要规范与创新。


/uploads/image/2025/09/11/531180_微信图片_2025-09-10_154017_445(1).jpg


周增桓主席提出,希望专委会能够加大的覆盖面,吸纳省内更多地区、更多医院的胃肠外科专家加入我们的专委会。目前学术交流多、教学交流少,医疗技术专家多、医疗教育专家少,医疗管理有章可循、教学培训缺乏标准,通过我们专委会的平台,带动各地区各医院胃肠外科的发展,解决我们省胃肠外科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uploads/image/2025/09/11/754740_微信图片_2025-09-10_154020_846(1).jpg


罗会长指出,希望专委会成立后,能通过开展人才培训、举办学术会议、手术演示及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助力广东省实现“十五五”医疗目标,缩小区域医疗差距。


交流结束后,双方就如何开展专委会未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协会考察组对牵头发起单位在平台构建、学科影响力等方面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专委会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胃肠外科的医学教育工作寄予厚望。


最后,罗会长代表协会考察组宣读了现场考察评审意见,考察工作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