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考察组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考察先天性心脏病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

时间:   来源:中国医药教育网

    2025年7月10日,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先天性心脏病全生命周期管理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现场考察会议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召开。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席兼考察组组长周增桓、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海燕、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何兴祥、副秘书长于淼、业务部副部长邬冰彬,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钟军、心外科主任马力、心脏重症监护室(CICU)病区主任周娜、护士长杜娜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图片

     本次会议由于淼副秘书长主持,并对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的宗旨职能、团队构成、培训项目开展情况以及分支机构发展现状和职能作用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介绍。

图片
图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钟军在致辞时首先对协会考察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钟副院长表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下属心血管外科、心脏重症监护(CICU)、小儿心内科、体外循环及呼吸循环支持、心脏超声、先天性心脏病专科门诊等多个相关学科部门,构建多专业一体化的诊疗体系,以实现心脏病患者诊疗的“绿色快速通道”。

      马力主任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工作17年,擅长复杂先心病、先天性气管畸形的外科治疗和先心病的微创治疗,主刀各类心脏手术已超过4000例。在省内较早开展小儿经胸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他还参与了PA/VSD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发表SCI及中华系列的文章10余篇,多次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发言及手术演示。获国家专利6项。曾荣获“第五届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总决赛先心组全国一等奖”,荣获2021年羊城好医生称号,获得2022第二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称号。获2017-2022年度广州市医学会先进个人。医院对心外科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将大力支持先天性心脏病全生命周期管理专委会的筹建工作

图片

     心外科主任马力从心外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论证了成立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拟牵头发起单位实施能力、牵头人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专委会的组织架构,具体阐述了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设想。

     马主任表示,心外科现有病区4个,总床位数超过80张。每年开展小儿心脏外科手术1000余例,介入手术600余例,患儿辐射全国22个省市,省外占比25%左右,手术例数、难度均稳居全国儿童医院系统前三,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当前面临心外科医师队伍结构复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加之学术交流平台有限、区域专科化建设滞后、规范化培训体系缺失,制约了先心病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此,专委会成立后,将重点构建青年医师培养体系,通过搭建学术交流与临床实训平台,系统性提升专科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具体工作包括:支持协会开展规范化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参与制定心外科诊疗操作规范及技术准入标准;组织专业学科科技成果与教育成果的鉴定评审;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动员会员参与协会组织的各项专业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图片

    交流中,何教授提出,希望专委会成立后,能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开展人才培训、手术演示及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推广先进技术,助力技术薄弱的基层医院提升诊疗能力,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贡献心外科领域的专业力量。

图片

      李秘书长指出,我省心外科发展存在显著不平衡问题,许多基层医院尚未开设心外科门诊,这直接导致患儿就医路径变长、便利性降低,更可能因就医不及时而延误病情,专委会成立后,我们要运用好平台,多做学术交流和培训,以实际行动推动广东省心外科的发展。

图片

     周主席表示,希望专委会能够加大的覆盖面,吸纳省内更多地区、更多医院的心外科专家加入我们的专委会。通过我们专委会的平台,带动各地区各医院心外科的发展,解决我们省心外科资源不足的问题。

    交流结束后,双方就如何开展专委会未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协会考察组对牵头发起单位在平台构建、学科影响力等方面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专委会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心外科的医学教育工作寄予厚望。

    最后,周主席代表协会考察组宣读了现场考察评审意见,考察工作至此圆满结束。